整体消纳水平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以下是对该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背景
发布机构: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发布。
政策依据: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4〕44号),新能源利用率按仅考虑系统原因受限电量的情况计算。
目的: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数据解读
光伏发电利用率96.4%
含义:在2025年8月,全国光伏发电量中,有96.4%的电量成功并入电网并被消纳,剩余3.6%的电量因系统原因(如电网调峰能力不足、输电通道受限等)未能被充分利用。
行业水平:该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光伏发电的消纳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3.6%的电量损失,需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和调峰能力。
风电利用率96.6%
含义:在2025年8月,全国风电发电量中,有96.6%的电量成功并入电网并被消纳,剩余3.4%的电量因系统原因未能被充分利用。
行业水平:风电利用率略高于光伏,表明风电的消纳情况稍好,但仍有3.4%的电量损失,需关注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和电网的适应性。
三、区域差异与亮点
部分省份实现100%消纳:上海、浙江、福建、重庆等省份在2025年8月实现了新能源的100%消纳,表明这些地区的电网结构优化、调峰能力充足,能够有效接纳新能源发电。
区域差异显著:不同省份的新能源消纳情况存在差异,部分省份因电网结构、调峰能力、新能源资源分布等原因,消纳水平较低。需加强区域间电网互联和调峰资源协调,提升整体消纳能力。
四、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政策引导理性投资:通过发布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引导新能源企业理性投资、有序建设,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消纳压力。
推动电网结构优化:政策要求加强电网建设,提升调峰能力,优化输电通道布局,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需求。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降低弃风弃光率,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效、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行业趋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装机规模将持续扩大。同时,电网智能化、储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