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通过加快推进一批500千伏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增加1800万千瓦(即18GW)新能源项目接入能力,并规划加强电网末端区域送出工程建设,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贵州省能源局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电网规划和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通过动态评估新能源消纳送出空间,制定《2025年新能源投运计划项目清单》,优先保障配套电网完善、新型储能建设完备区域的新能源项目并网。同时,利用现有电网资源,优化调度方案,尽可能消纳新能源电量,减少新能源限电量。
二、具体工程措施
推进500千伏重点电网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500千伏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500千伏八河变电站第三台主变扩建工程、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铜仁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
这些工程建成投运后,将显著提升贵州电网的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增加18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接入能力。
加强电网末端区域送出工程建设:
针对电网末端区域新能源消纳受限问题,贵州省能源局规划加强送出工程建设,确保新能源电力能够顺利送出。
通过布局规划加强电网末端区域送出工程建设,提升电网的覆盖范围和供电能力。
推进主网架建设:
加快推进主网架建设,建成投运500千伏仁义、盘州等输变电工程,完成六盘水、乌撒等主变扩建。
建成奢香至鸭溪双回、兴仁换流站至独山、威赫电厂送出等重点输变电工程,基本实现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
三、新能源消纳与市场化机制
完善新能源消纳机制:
贵州省能源局指导贵州电网公司编制《贵州电网清洁能源消纳原则》,完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消纳机制。
推进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目前已有104家新能源场站进入现货市场调电试运行。
发展新型储能:
贵州省积极发展新型储能,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装机244.5万千瓦。
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模式,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助力新能源消纳。
推进市场化交易:
贵州持续开展绿电、绿证交易,不断完善交易机制、扩大交易规模。
实现按月披露绿电供需信息,帮助市场各方掌握绿电供需情况,激发绿色电力市场潜力。
四、政策成效与展望
新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截至2025年4月,贵州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021.9万千瓦,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2%,是省内第二大电源。
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700万千瓦以上,较2024年底增长32%。
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贵州省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
未来展望:
贵州省将继续加快推进电网规划和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提升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
同时,加强新型储能发展,推进市场化交易机制完善,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