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光伏玻璃价格下调,主要因需求退坡引发供需失衡,企业通过减产保价应对行业困境,但短期价格仍面临低位震荡压力。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价格下调的直接原因:需求退坡与库存高企
需求端骤降: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经历抢装潮后,下游组件厂减产导致需求骤降。6月后,光伏玻璃价格从3-5月的14-14.5元/平方米快速下跌至10.5元/平方米,跌幅达28%。目前价格已低于多数企业生产成本,一线企业仅覆盖现金成本,二三线企业亏损幅度更大。库存压力激增:
光伏玻璃行业库存周期通常为两周左右,但当前库存天数达31-32天,处于明显高位。高库存迫使企业降价出货,进一步压低价格。
二、行业应对措施:联合减产以稳定市场
减产计划酝酿:
头部企业计划发起新一轮联合减产,原定减产规模约10%,后因供需矛盾未缓解,预计减产规模扩大至30%。若执行,7月国内光伏玻璃产量将下降至45GW左右,为春节后首次产量下滑。减产执行情况:
6月已有3850吨/天产能开始放水或焖炉,新增3020吨/天产能堵口,近日再增一座650吨/天窑炉减产。
实际减产比例存疑,部分企业认为难以达到30%,预计在15%-20%之间。
历史减产效果参考:
2024年7-12月,行业曾减产约3万吨(降幅26%),实现落后产能出清、供需差改善及价格提振。但此次减产需警惕规模成本效益损失,因减产可能导致单位生产成本上升。
三、价格下调的深层原因:行业供需失衡与产能过剩
产能激增与需求放缓:
近几年光伏行业各环节非理性扩张,产能激增,叠加需求增速放缓,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例如,2025年6月国内光伏玻璃供给约54GW,国外约5GW,总需求约49-50GW,单月过剩约8-9GW。价格历史对比:
光伏玻璃价格曾于2020年涨至40元/平方米的历史高点,而当前价格已跌去超70%,显示行业周期性波动剧烈。
四、未来展望:供需矛盾短期难解,长期或迎转机
短期价格走势:
预计光伏玻璃价格仍以低位震荡运行为主,供需关系未彻底扭转,且终端装机预期降低、需求支撑不足。长期行业趋势:
产能出清:2025-2026年行业竞争仍将激烈,2027年将迎来检修潮,现有产能主要以2021-2022年投产为主,按6-8年检修周期推算,2027年行业进入集中窑炉拆除维修阶段,将导致半年左右的产能空白。
企业分化:具备实力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筛选出来,盈利水平或提升。例如,福莱特、隆基绿能等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复苏时实现量价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