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时电价新政对工商业储能行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其未来走向需关注政策调整、经济性变化、技术迭代及市场趋势,以下为具体分析:
政策调整与市场影响
计价基础调整:江苏分时电价新政将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
时段设置优化:新政增设午间谷时段,降低了午间电价,优化了峰谷浮动比例,提高峰段上浮比例和谷段下浮比例,这有助于增加工商业用户用电与新能源发电的适配互动,但整体峰谷价差及平谷价差降低,对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经济性变化与应对策略
经济性挑战:计价基础调整后,江苏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峰谷价差从约0.85元/kWh降低为0.65元/kWh,平谷价差从约0.37元/kWh降低为0.28元/kWh,下降幅度约25%,平谷价差已不太具备套利可行性。这可能导致江苏工商业储能项目从“两充两放”变为“一充一放”,区域场景价值打折。
应对策略:尽管面临经济性挑战,但江苏工商业储能项目仍然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未来,工商业储能项目需要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系统安全能力和售后保障服务能力,以提高项目的整体收益。
技术迭代与市场趋势
技术迭代:随着液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液冷方案在工商业储能系统中的普及,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助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
市场趋势: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盈利模式将不断丰富。除了峰谷套利外,工商业储能项目还可以通过参与调峰调频、现货交易、虚拟电厂等服务获取更多收益。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遇
政策引导: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在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不遗余力,相关配套政策频繁出台。这为工商业储能项目提供了更多机遇,如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等。
市场机遇:随着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政策的日趋严格,工商业储能项目将在这些行业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高能耗企业可以通过安装工商业储能系统来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