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多地分布式光伏项目接网工作正稳步推进,但因政策差异、电网承载能力及项目管理水平不同,接网情况呈现区域分化特征。以下为典型案例分析:
一、接网效率与电网承载力协同推进
安徽无为市
无为市发改委于2025年4月25日公告释放电网容量,允许64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接入。项目需在15日内完成并网手续,逾期视为放弃。该市通过清理在途超一年未办理延期终止的项目,释放电网接入空间,并明确按报装先后顺序递补接入,体现电网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区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90.1兆瓦,可新增开放容量242.45兆瓦,电网承载力充足。当地政府通过动态评估电网承载力,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可接入容量信息,确保项目快速并网。
二、接网模式创新与产业协同
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项目
国网天津东丽公司采用“一站式”能效服务团队,提前规划光伏逆变器电缆敷设路径及并网容量,预留8个接入点位,实现项目提前7天并网。该项目年发电量328万千瓦时,为“零碳工厂”建设提供支撑。重庆奥博铝材项目
晶澳智慧能源投建的5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BIPV一体化建设方案,通过专用夹具固定与防水支架安装技术,实现屋顶面积最大化利用。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年发电量349.5万度,助力传统制造业低碳转型。
三、接网挑战与政策应对
政策执行差异导致接网受阻
国家能源局通报11个省24项分布式光伏问题,包括:备案限制:如陕西省咸阳市某县要求自然人户用光伏备案需提供房屋承载力评估报告、乡镇政府意见,并限制逆变器型号选择;
接网延迟:如浙江省某供电公司接网业务受理时间为62个工作日,远超规定时限;
数据不一致:如湖北省黄石市某项目购售电合同、并网验收意见单、供电企业营销系统中并网容量不一致。
这些问题导致项目接网受阻,需通过政策调整和监管强化予以解决。电网承载力不足区域暂缓接网
如广东省梅州市某县因电网承载能力不足,暂缓评估结果为红色相关区域镇、村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备案,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四、接网技术标准与规范
电压与容量管控
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满足国家技术标准,如逆变器出口电压设置范围明确(380伏项目为353.4伏至406.6伏,220伏项目为198伏至235.4伏),并网前需通过供电公司验收,确保设备合规。违约责任与监管
对擅自并网或超容发电行为,按每千瓦500元收取违约使用电费,并责令整改。市发改委定期监督检查,违规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