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确实对光伏等产品启动了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以下是对该试点工作的详细阐述:
一、背景与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在有条件的地区和成熟行业,联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二、试点内容与范围
试点产品:选取锂电池、光伏等10类重点产品开展试点。这些产品市场需求迫切、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
试点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试点目标:通过试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试点实施步骤
确定试点目录清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根据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因子数据库建设情况,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共同确定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清单。
制定发布实施规则: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试点所使用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实施规则,明确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依据、认证流程、标识样式、管理要求等。
组织申报与审核:试点产品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实际情况,认真组织申报工作,严格做好申报材料审核。
试点实施与评估:试点产品所在地相关部门要强化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参与试点的相关单位加强协作配合,边试点、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试点期满后,试点产品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向市场监管总局报送试点总结报告。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评估,对成效突出的予以激励支持,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与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四、意义与影响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碳足迹标识认证,可以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推动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提升国际竞争力:碳足迹标识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助于提升我国光伏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产品走向世界。
完善认证体系:碳足迹标识认证是质量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完善我国质量认证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市场监管总局对光伏等产品启动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我国光伏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我国质量认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