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IPO“闯关”艰难,超三成企业“弃考”的现象确实存在,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一、行业背景与政策影响
行业周期性低谷:
光伏产业自身存在周期性波动,2023年以来,产业处于阶段性周期低谷,企业经营业绩普遍承压。
政策收紧:
2023年,证监会出台“8·27新政”,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这对筹划IPO的光伏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二、IPO进程与现状
IPO更新与成功上市情况:
自2023年初至2024年5月,业内有61家企业更新IPO进度,但截至目前仅有少数企业成功上市。例如,艾聚能、鑫宏业、阿特斯等9家企业已成功上市。
另有润阳股份、永臻股份、拉普拉斯等企业的IPO注册申请已经获批生效,美科股份、三晶股份等正在等待注册审核结果。
IPO申请撤回与中止情况:
不少企业在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渐趋严格的上市审核时,选择暂时搁浅IPO计划。例如,华翔翔能、华耀光电、拓邦新能等企业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据统计,已有超过三成的企业选择了“弃考”。
上市辅导与重启IPO:
尽管面临困难,仍有部分企业选择激流勇进,启动IPO备案登记,进入上市辅导阶段。例如,高景太阳能、原轼新材和聚成科技等企业在撤回IPO申请后,又重启了上市辅导。
三、行业特点与募资情况
行业特点:
光伏辅材、零部件以及设备环节业绩相对乐观,成为冲击IPO的主力军。这些环节的企业合计占比超过一半,且成功上市的企业中,从事辅材、零部件的企业占比较大。
募资情况:
61家企业的募资总额超过1155.9亿元,其中募资超50亿元的企业有6家。华电新能的募资规模最大,高达300亿元。
四、海外市场与未来展望
海外市场:
部分企业选择奔赴港股和海外市场上市。例如,古瑞瓦特冲刺港交所主板,钧达股份递交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此外,隆基绿能、福斯特、爱旭股份等企业则筹划发行GDR并在瑞士上市。
未来展望:
尽管当前光伏企业IPO面临诸多困难,但业内人士认为,IPO进入“冷静期”对于行业而言也并非坏事。长远来看,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并不会受“一时之困”,上市只是早晚的事。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市场的逐步回暖,光伏企业的IPO之路有望逐渐走出困境。
综上所述,光伏IPO“闯关”艰难、超三成企业“弃考”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当前困境,企业需要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新机遇。